👍 steam deck | 👎 ROG掌机 | |
---|---|---|
系统兼容性 | 🤓 Linux系统的优势 Steam Deck使用的是Valve的Linux分发版SteamOS,这一操作系统的特点是开源,具有很好的可定制性。并且,Linux系统对硬件资源的利用率更高,能够更好地发挥Steam Deck的硬件性能。举例来说,有很多游戏在Linux系统上运行时,由于系统的轻量级特性,所以在相同硬件配置下能够获得比Windows系统更高的帧数。另一个例子是,Linux系统中有大量的开源软件可以使用,这使得用户在使用Steam Deck时,不仅仅局限于游戏,还可以进行其他的工作任务。 | 🚫 Windows系统的限制 ROG掌机使用的是Windows 11操作系统,虽然Windows系统有很多游戏,但是Windows系统占用的硬件资源更多,对电池寿命造成了影响。例如,在游戏运行过程中,Windows的后台进程可能会消耗大量的CPU和内存资源,从而降低游戏性能。另一个例子是,Windows系统的一些更新可能会导致系统稳定性问题,影响游戏体验。|
|
硬件性能 | 🚀 AMD定制APU的优势 Steam Deck使用的是AMD定制的APU(加速处理单元),它在一个芯片中集成了CPU和GPU,可以提供高效的处理性能。例如,相比于传统的独立CPU和GPU方案,APU能够在更小的功耗和空间下提供相当的性能,这对于便携式设备来说非常重要。另一个例子是,由于APU的内存访问设计,CPU和GPU能够共享内存资源,减少了数据传输的延迟,提高了游戏性能。 | 💤 锐龙Z1 Extreme的不足 ROG掌机使用的是AMD的锐龙Z1 Extreme处理器,虽然它的性能强大,但是对于掌机来说,更重要的是性能和功耗的平衡。例如,如果处理器的功耗过高,会导致设备发热严重,影响手感和设备寿命。另一个例子是,如果处理器的性能过高,但是其他硬件如屏幕刷新率无法匹配,那么高性能的处理器就显得有些浪费。|
|
价格 | 💸 性价比 Steam Deck的售价从$399起,而且有多种存储方案可以选择,这让玩家能够根据自己的预算和需求来选择最合适的机型。举例来说,如果玩家主要玩的是一些小型的休闲游戏,那么低配的Steam Deck就已经足够了,没有必要花更多的钱购买高配机型。另一个例子是,由于Steam Deck的存储可以通过microSD卡扩展,所以即使购买了低配机型,也可以通过增加存储卡来扩大游戏库。 | 💔 价格过高 ROG掌机的售价为JP¥4,999,按照汇率,这个价格比海外的$699还要高。在这样的价格下,ROG掌机的性价比显得并不高。例如,玩家在购买ROG掌机时,可能会感到犹豫,因为这个价格可以购买一台性能更强的游戏笔记本。另一个例子是,对于预算有限的玩家来说,ROG掌机的价格可能会让他们望而却步。|
|
游戏库 | 🎮 丰富的Steam游戏库 Steam Deck可以直接访问Steam的游戏库,Steam是全球最大的PC游戏平台,拥有上万款的游戏,其中包括很多独占或者限时独占的游戏。例如,《半条命:爱丽克斯》这款游戏是Steam的独占游戏,只有在Steam平台上才能购买。另一个例子是,《刺客信条:奥德赛》在发布初期,就在Steam平台上进行了限时独占。 | 😒 游戏库的局限性 ROG掌机虽然完全支持Windows 11,可以兼容Steam、Xbox Game Pass、Epic Games、Battle.net等游戏平台,但是每个平台的游戏库都是有限的,玩家可能需要在多个平台之间切换,这对于游戏体验是一个负面的影响。例如,如果玩家想在同一个设备上玩Steam和Epic Games的游戏,那么他们需要在两个平台之间切换,这会浪费时间和带宽。另一个例子是,由于每个平台的账号系统是独立的,玩家可能需要记住多个账号和密码,这对于用户体验是一个减分项。
|
设计和便携性 | 🌟 设计优势 Steam Deck的设计强调了游戏控制器的完整性和便携性。例如,它的ABXY键、触摸板、扳机键等设计参考了Xbox和PS的手柄,对于玩家来说,操作习惯无需改变,上手快。另一个例子是,Steam Deck的7英寸触摸屏设计,提供了新的游戏交互方式,丰富了游戏体验。 | 🌑 设计不足 ROG掌机的设计信息目前并不完全,无法判断其是否有针对便携性和游戏体验进行优化。例如,如果掌机的重量过大,会影响到玩家长时间的持续游玩,如果按键设计不合理,会对玩家的操作造成困扰。另一个例子是,ROG的散热设计是否能够满足高强度游戏的需求也是一个未知数,如果散热不足,会严重影响游戏体验和设备寿命。| |